造紙機械是包括原料準備、制漿、造紙、直到制成卷筒或平張成品,以及加工紙和紙板的機械。
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。早在公元105年,蔡倫就總結了西漢以來用麻
造紙術后來傳入歐洲。到18世紀初出現了荷蘭式打漿機,改變了搗捶成漿的工藝,這是造紙過程走向機械化的重要一步;1798年法國人羅貝特取得手搖無端網造紙機的zhuanli,后經英國人??つ釥栃值苜Y助,1803年英國技師唐金經改進制成能連續形成紙張的長網造紙機,并于1805年成功造出紙張;1809年英國人迪金森試制成功圓網造紙機。
在備料制漿方面,1839年德國的皮特開始用蒸煮鍋蒸煮破舊棉布制漿;1843年德國的克勒爾發明剝離木材纖維的磨木法制漿,并經弗爾特爾費時十年改進而獲得成功;1851年英國的伯格斯和美國的瓦特發明燒堿法木材制漿;1857年美國的蒂爾曼發明亞硫酸鹽木材制漿技術;1884年德國化學家達爾又發明硫酸鹽木材制漿技術。這些發明開辟了以木材作為造紙主要原料的道路,到了20世紀初期,造紙機械已成為大型高產的產業機械。
二十世紀50年代以后,造紙機械又有許多發展和創新。如在備料制漿設備方面,出現了立式連續蒸煮器、置換洗滌器、熱磨機、新型壓力篩和除渣器等;在造紙機方面出現了新型流漿箱、夾網、復合壓榨、聚脂成型網等。
60年代以后,直流電動機的可控硅穩速調速系統開始廣泛應用于造紙機,電子技術用于檢測、控制和記錄造紙過程的參數,如機器的速度,物料的濃度、溫度、流量,紙幅的干度、定量、厚度、緊度和強度等。到了80年代,大型的立式連續蒸煮器能日產紙漿1350噸;造紙機的門幅可達10米,車速在1000米/分以上,日產量超過500噸。
按制漿造紙的工藝流程,造紙機械可以分為備料制漿設備、造紙機和整飾加工機械三大類。